分子云与恒星形成是当今天体物理学一个活跃的分支,它对其它领域如宇宙学、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以及行星系统的形成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青海13.7米、上海65米、贵州500米和国际上APEX、JCMT、JVLA、SMA、NOEMA、ALMA等射电天文设备的成功运行,并结合多波段观测,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蓬勃发展。未来新疆110米、SKA、JWST、CSST等地面和空间设备更将为这一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拟定于2022年8月21日--27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2022年度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学术研讨会,旨在为国内同行提供共享研究想法、交流研究心得、展示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的平台,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来会交流、讨论。会议由南京大学主办。由于条件限制,线下参会人数限制在50人以内。
本次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银河系分子云巡天,分子云结构及物理性质,年轻星天体,大质量恒星与星团形成,分子天体化学,恒星活动对分子云的反馈,原行星盘与原始行星系统,星系中的恒星形成,仪器设备与方法等。
科学组织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学鹏,江治波,加尔肯·叶生别克,李菂(协同主席),邱科平(协同主席),秦胜利(协同主席),吴月芳,吴京文,王红池,王均智,徐烨,杨戟(主席)
地方组织委员会:邱科平(主席),高晶,李翀,杨楷
会议注册费:本次会议不收取会议注册费,会议代表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注册截止日期:2022年7月18日
会议时间:2022年8月21日--27日,8月21日报到,27日离会
会议地点:南京南大国际会议中心 二楼躬行厅
注册
Registration
注册截止日期:2022年7月18日
报告日程
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和核活动-日程安排
会议联络人(Contact):
高晶
电话:13515128206
邮箱:sharon615@163.com
会议地点: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南大国际会议中心
住宿地点待定
与会人员
Attendence
姓名 | 身份类型 | 工作单位 | 报告名称 |
邱科平 | 教师 | 南京大学 | TBD |
秦胜利 | 教师 | 云南大学 | TBD |
李菂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TBD |
冯浩然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徐小云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孙莉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罗秋怡 | 学生/博后 |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 猎户座中小质量多星系统的形成 |
冯帅 | 教师 | 河北师范大学 | |
王超 | 学生/博后 | 北京大学 | |
李菲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
汤新弟 | 教师 | 新疆天文台 | TBD |
刘铁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从"冷核"到"热核": ALMA ALMASOP及ATOMS项目进展及展望 |
吕行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A massive Keplerian protostellar disk with flyby-induced spirals in the Central Molecular Zone |
罗春盛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 | |
李国栋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
潘之辰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
张少博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TBD |
徐雪芳 | 学生/博后 | 重庆大学 | 待定 |
郭晓颖 | 学生/博后 | 山东理工大学 | |
钱磊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
宋子文 | 学生/博后 | 山东理工大学 | |
李传收 | 学生/博后 | 云南大学 | |
陈立 | 学生/博后 | 云南大学 | |
邓洪平 | 教师 | 上海天文台 | On spiral density waves and warps in young circumstellar disks |
郑思琪 | 学生/博后 | 上海天文台 | 人马座B2中的类肽键分子 |
卢祖钾 | 教师 | 广西大学 |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real nature of massive clumps in the galaxy |
苏扬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CO观测揭示银河系核风与气体盘作用的证据 |
刘梅竹 | 学生/博后 | 云南大学 | |
施洪琼 | 学生/博后 | 云南大学 | |
许峰玮 | 学生/博后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北京大学科维里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 探寻“水下冰山”:观测高银纬普朗克尘埃团块中的一氧化碳发射 |
赵孟可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Magnetic Field of Molecular Gas Measured with the Velocity Gradient Technique |
刘洪礼 | 教师 | 云南大学 | ALMA观测大质量恒星形成:多尺度碎裂和动力学研究 |
葛东庆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任致远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Filament accretions in early-stage star forming regions |
汤宁宇 | 教师 | 安徽师范大学 | TBD |
勾茜 | 教师 | 重庆大学 | |
张驷驹 | 学生/博后 | 北京大学科维理研究所 | The impact of ionized region on the earliest high-mass star formation |
沈先进 | 学生/博后 | 云南大学 | |
李尚活 | 学生/博后 | KASI | |
常强 | 教师 | 山东理工大学 | |
李宏杰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邢宇辰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分子云中结构的质量-半径关系 |
纪伟光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TBD |
杨楷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
陈丙秋 | 教师 | 云南大学 | |
戴昱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中高红移HyLIRG-Quasar的亚毫米波观测 |
李迎熙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 A complete survey of filaments in Cygnus X |
张绪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TBD |
卞帅博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李英杰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
陈秀慧 | 教师 | 湖南文理学院 | |
yanan feng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张霞 | 学生/博后 | 中科院新疆天文台 | |
lifangfang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李茜倩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苗珍珍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庹娟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孟繁一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Multi-scal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Sagittarius B2 |
潘兴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 TBD |
谢津津 | 学生/博后 | 上海天文台 | Shocks in Massive Star Formation |
苑利霞 | 学生/博后 | PMO | 大样本分子云的形态分类以及高密度气体含量 |
张江水 | 教师 | 广州大学 | |
张传朋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
陈家梁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银河系星际介质氮同位素丰度比的系统观测研究 |
邹益鹏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al Study on Galactic Interstellar Ratio 18O/17O |
赵翔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罗干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TBD |
赵国明 | 教师 | 吉林化工学院 | Glycolonitrile (HOCH2CN) Chemistry in Star-forming Regions |
李小虎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TBD |
加尔肯·叶生别克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陈志维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大质量恒星反馈与星际磁场 |
李嘉盛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张昶 | 学生/博后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 |
李大磊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Evidence for dense gas heated by the explosion in Orion KL |
杨天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
周冬冬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苗飞航 | 学生/博后 | 安徽师范大学 | |
刊迪丽耶•图尔荪 | 教师 | 新疆天文台 | W33巨分子云的NH3多条跃迁线观测研究 |
陈龙飞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发展中的星际云:从原子气体到分子气体 |
莫时显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TBD |
得力达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张幸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马应秀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王尧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
张泳 | 教师 | 中山大学 | TBD |
陈果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
蔡肇伟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
赵赫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申海亮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徐金龙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
周建文 | 学生/博后 | 马克思.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 | Hub-filament--birth cradles of high-mass stars and clusters |
于书岭 | 学生/博后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 A Catalog of Molecular Clumps and Cores with Infall Signatures |
吴金泰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
张文峻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玉米提`麦合木提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林令瑞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TBD |
雷竣程 | 学生/博后 |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
王均智 | 教师 | 广西大学 | 致密分子气体与恒星形成 |
李郁强 | 学生/博后 | 上海天文台 |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氘化氨分子的观察研究 |
亓亚茹 | 学生/博后 | 紫台 | |
葛文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刘鑫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张世瑜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李娟 | 教师 | 上海天文台 | 人马座B2中复杂有机分子的观测研究 |
李春雪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
苗丹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
岳珍伊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马月辉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银道面第三象限分子云的柱密度分布 |
唐孟尧 | 教师 | 楚雄师范学院 | |
沈仁杰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刘峻豪 | 学生/博后 | 东亚天文台 | 恒星形成区的磁场:DCF方法、HRO方法、KTH方法研究小结 |
刘蓉 | 学生/博后 | 国家天文台 | ATOMS:A SiO J=2-1 survey toward massive clumps |
张超 | 教师 | 安庆师范大学 | |
刘训川 | 学生/博后 | 上海天文台 | 利用天马望远镜对Orion KL进行Q波段(34.8-50 GHz)深度谱线搜寻 |
李雪梅 | 学生/博后 | 国家天文台 | |
师昆鹏 | 学生/博后 | 厦门大学 | |
刘羲和 | 学生/博后 | 山东大学 | |
盖逸飞 | 学生/博后 | 科维理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天文系 | |
汪友鑫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A possible chemical clock in high-mass star-forming regions: N(HC3N)/N(N2H)? |
冯林竞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 | |
庆道冲 | 教师 | 之江实验室 | An early transition to magnetic supercriticality in star formation |
麦晓枫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
冯思轶 | 教师 | 厦门大学 | ICE project: The protostellar shocks as chemical laboratories |
王建法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
王科 | 教师 | 北京大学 | A Glimpse to VELLA – Very Low Luminosity/Mass Ratio Clumps |
刘尧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模拟原行星盘HD143006中的尘埃环和新月状结构 |
何苏子夜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李宗男 | 学生/博后 | 国家天文台 | TBD |
夏季风 | 教师 | 安徽师范大学 | The Distribution of UV Radiation Field in the Molecular Clouds of Gould Belt |
刘德剑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林泽昊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焦斯汗 | 学生/博后 | 国家天文台 | A deep SCUBA2 survey for inter-arm GMCs in M31 |
周建军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江治波 | 教师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 |
梅娟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蒋禹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
周威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吴刚 | 学生/博后 | MPIfR | |
侯立刚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
陈学鹏 | 教师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 tbd |
顾琦烙 | 学生/博后 | 上海天文台 |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磁场观测 |
程诚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
杨雨涵 | 学生/博后 | 云南大学 | |
张淼淼 | 教师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
焦文裕 | 学生/博后 | 北京大学 | Are There High-mass Prestellar Cores in Orion? |
马蓉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郑映慧 | 学生/博后 | 国家天文台 | |
蒋雪健 | 教师 | EAO | |
雷凤杰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
何治宏 | 教师 | 西华师范大学 | |
李翀 | 学生/博后 | 南京大学 | 基于FAST的Cygnus-X North天区HI观测研究 |
崔倩 | 学生/博后 | 西华师范大学 | |
刘效臣 | 学生/博后 | 西华师范大学 | |
彭黎明 | 学生/博后 | 西华师范大学 | |
杨旸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分子云中内落候选源的成图观测 |
彭亚萍 | 教师 | 昆明理工大学 | |
肖婷 | 教师 | 浙江大学 | 利用JINGLE巡天研究近邻星系气体与尘埃性质及定标关系 |
王红池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
吴京文 | 教师 | 国家天文台 | M31中的星际介质多波段研究 |
邱建杰 | 教师 | 中山大学 | |
岳楠楠 | 学生/博后 | 北京大学 | HI analysis of a large-scale filament G64 |
何玉新 | 教师 | 新疆天文台 | 大质量致密团块中的HNCO、SiO和HC3N分子辐射研究 |
也尔那尔·伊玛那力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卡依那尔·加尼达列提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赫明威 | 学生/博后 | 吉林化工学院 | 宁静分子云G+0.693-0.027中NH2OH及相关分子的化学模拟 |
赵洁瑜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A Large sample methanol line survey toward high-mass star-forming regions |
杨海峰 | 学生/博后 |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 (Sub)millimeter disk polarization |
孙佳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杜福君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
杨跃斌 | 学生/博后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
何晓玲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 |
罗永铨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
孙铭柯 | 学生/博后 | 新疆天文台 | 无 |
杨戟 | 教师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 未来分子云巡天的科学目标及新一代毫米波多波束设备设想 |
闫庆增 | 教师 | 紫金山天文台 | 分子云距离测量方法及应用 |
王小龙 | 学生/博后 | 紫金山天文台 | |
朱逢尧 | 教师 | 之江实验室 | 受激辐射对射电复合线与电离气体物理量测定的影响 |
伍炯亨 | 学生/博后 | 广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