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镌刻初心,七秩春秋逐梦一流。11月15日,南京大学天文学科创办70周年暨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发展论坛在仙林校区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吕建,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务副校长谈哲敏等出席大会。大会举行了"南大天文学子星"命名及揭幕仪式,并正式发布《天地境界,宇宙情怀——戴文赛先生纪念文集》。
金陵毓秀,道启南雍。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成立天文学系,开启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的奋斗历程。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堪称中国天文学研究的中流砥柱。风雨70年,南大天文从创建到走向辉煌,创造并保持了中国天文学界的多个第一和唯一。学院立足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天文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不断强化优势,探索前沿,创新研究成绩斐然。一代代天文人在此勤耕不辍,精业笃行。七十年来,这里有弘毅厚德之风骨,有敢为人先之气魄,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有胸怀天下之担当。
吕建在致辞中指出,开新中国天文学高等教育之先河的南大天文学科,筚路蓝缕、奋楫笃行,成为了百廿南大卓越引领风范的生动诠释。这里诞生了第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天文学教材,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塔式太阳望远镜,走出了新中国第一批天文学中坚力量,拥有了全国唯一的天文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次获得天文学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奖励,获批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国家天文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学科建设始终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吕建强调,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新起点的南大天文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的引领发展与创新发展。一要坚持服务国家导向。二要锚定一流学科目标。三要构建创新发展格局。凝心聚力、携手前行,书写南大天文新的辉煌,共同推动我国天文学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线上致辞,对南大天文学科取得的瞩目成就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希望南大天文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恒星与星际物质"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为载体,不断进取,再建新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天文学科书写南大答卷。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景益鹏院士作为中国天文学会和高校代表致辞。他表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是中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为学会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期待学院继续与兄弟单位携手共进,为中国天文事业的振兴谱写更为绚丽的华章。
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通过视频向南京大学天文学科70周年庆典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协作关系源远流长。两家单位作为天文学科的"领头羊",应继续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全面提升科研原创能力,大力培养创新生力军,推动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表示,南大天文历史悠久、颇具声望,诸多举措在全国天文界起到引领作用,在人才培养、设备研制等方面成果喜人。相信南大天文将以蓬勃生机和无穷力量绘就更加辉煌的篇章。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天文系1981级系友王青德回忆了自己在南大的求学经历,对南大天文的栽培表达了深切的感恩之情,并对学院70周年庆典送上诚挚祝福。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展望未来四个方面做院庆专题报告,回顾了南大天文七十年发展历程。李向东表示,新的发展时期,更需要秉承和发扬南大天文人"有担当、薄名利、敢创新"的精神。志存高远,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为实现科研创新突破和优秀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会上,谈哲敏和南京大学天文系80年代毕业生代表丁明德共同为"南大天文学子星"及铜质艺术品"金鸿神鹿"揭幕。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分别介绍了"南大天文学子星"发起经过、发现经过,以及轨道运行情况。据悉,2021年11月29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第23692号小行星为"南大天文学子星"。
天文学巨擘戴文赛先生在南大天文系执教25年来,为探索我国天文教育模式、为天文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编写、为天文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为缅怀戴先生的丰功伟绩,大会正式发布《天地境界,宇宙情怀——戴文赛先生纪念文集》,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苏定强院士和李向东共同为戴文赛纪念文集揭幕。
荣休教师代表唐玉华回顾了跟随戴文赛先生创建天文系的教学体系、为中国的天文教学奠定基础的历程。她表示,希望新一代南大天文人为中国的天文事业、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青年教师代表程鑫表示,新的征程,年青一代将传承先辈精神,为人以德,做立德修身的示范者;为学以勤,做脚踏实地的求知者;为事以恒,做矢志不渝的奋斗者。为建设更加卓越的南京大学天文学科尽绵薄之力。
学生代表2021级博士生卢泽坤同学说,希望自己和同学们都能在科研过程中收获快乐,接住前辈们的接力棒,共同创造南大天文和我国科学事业新的辉煌。
"听闻你,仰望你,历史悠久,熠熠生辉,太阳塔上见探索的光影,左涤江中现教学的初心。"学生代表集体献词,以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朗诵表达对母校70周年华诞的祝福和奋斗强国的决心。
大会还播放了《与天地相往还》院庆宣传片,回顾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科七十年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的奋斗历程。
本次大会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由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顾秋生教授主持。参加大会的还有: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天文系系友韩星臣,南京大学方成院士,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赵长印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云南天文台台长白金明研究员,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研究员,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宫雪非研究员,上海天文馆天文研究中心主任林清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天文学科负责人束成钢教授,浙江大学天文学科负责人康熙教授,云南大学天文系主任姜泽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科负责人袁啟荣教授,厦门大学王俊峰教授,南京大学党委常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天文处和物理I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新疆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南京大学部分部处、院系领导、校友、退休教师、在职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等三百余人。
会前,中国天文学会等21家单位发来贺信、贺电和贺礼。此外,在院庆工作筹备期间,学院收到了南京大学郑钢校友赠予的系庆专款基金和广大校友、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踊跃捐赠。